• 今天是:

福建:以改革激活职教“一池春水”

作者:小叶汇编时间:2024-08-2948次

摘要: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福建可谓独具优势。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长达6年,他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影响深远,这也是福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

近年来,福建着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放包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1.jpg

①黎明职业大学学生在LED生产性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

2.jpg 

②福州市台三教育集团交通路校区“守望田”劳动实践活动。

3.jpg 

③福州大学城鸟瞰。

4.jpg 

④三明市实验小学“奔跑吧,少年”课间活动。

5.jpg 

⑤泉州市第五中学科创俱乐部师生正在调试简易机器人基座。

福建省教育厅供图

在福建,有两所特殊的学校。一所是创办于1866年的马尾船政学堂,是现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前身,也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轫地之一。另一所是闽江职业大学,现在的闽江学院前身之一。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长达6年,他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影响深远,这也是福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遵循。

近年来,福建省着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放包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校企携手共促“双赢”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

2023年7月,福建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提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与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两条具体举措。泉州晋江便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一个典范。

晋江地处福建沿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晋江经验”的诞生地。这里产业发达、经济活跃,为产教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23年5月,晋江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为牵头学校,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为牵头企业,晋江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园区,申报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唯一县域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

日前,在晋江召开的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上,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垵分享了自己的期待:“当前,企业面对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我们对新型劳动者有迫切需求,对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工艺提升有迫切渴望。”

“我们和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培养运维工程师、电商人才,为盼盼食品5G数字工厂提供人才支撑。”蔡金垵介绍,盼盼食品旗下零食连锁店品牌“零零嘴”全国首家校园店也于近日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成功落地。作为校企共同孵化的创业项目,双方着力将该校园店打造成为集教学、实习、实训、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学“一号店”,并开设“零零嘴储备店长”订单班。

“职业教育是离产业最近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与产业繁荣、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该校就提出了“产业伙伴型大学”的定位,通过携手创建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纵向整合晋江职业教育中高职、本科和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抱团发展;横向聚焦晋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周期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服务的同时,与产业共生共荣、共谋发展,形成了“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

2023年以来,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速推进,办学规模日益壮大。目前,联合体在校生规模达5.8万人,每年开展社会培训5.6万人次,为晋江的产业发展和创新转型提供了立体式、多元化、全周期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联合体立足产学研创一体化,先后落地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等12家高能级平台,今年以来,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289个、投资额超10亿元。

不只在晋江,福建省还围绕当地“四大经济”和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10个产业领域,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制定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指导性目录,首批已遴选6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育建设三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3个、产业学院试点项目129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32个、各类实训基地398个,校企合作企业1.3万余家。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还牵头成立全国现代港口物流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吸引上海交通大学、百度(中国)有限公司等600多家省外高校、企业等加盟。行业产业与职业教育在八闽大地实现深度融合。

职普融通

不同的路同样精彩

来自厦门的林凯是福建省首批职普融通试点生,在转入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就读之前,他在中职学校“蛰伏”了一年。

2021年中考,因为发挥失常,林凯与普通高中失之交臂。随后,他听取了班主任的建议,填报了厦门工商旅游学校职普融通班。

职普融通试点,是一种由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合作,双方共同设计课程、互派师资,实行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4月,入选全国职教高地试点的厦门市选定2所中职学校和3所普通高中学校,在省内率先试点职普融通。

首批试点学生共有96名。按照相关规定,他们第一学年分别在2所职校进行培养,参加高一年级全市质检,并按照两校职普融通班成绩排名进行自主报名,前30%学生可申请转入普通高中。

“初进职校时有点儿茫然和忐忑,但学校为我们试点班单设教学课程,聘来经验丰富的教师,再加上班级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很快便心无旁骛地投入了学习。”林凯回忆道。

同样放下顾虑的还有林凯的父母。因为这段特别的经历,林凯一家刷新了对职业学校的传统印象。“我原以为孩子进了中职,学习生涯就到头了。没想到现在中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升学,除了升入高职专科,也能升入本科。”林凯的父亲说。

学生和家长对职业学校看法的转变,让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杨经葵倍感欣慰:“职普融通的关键是融通课程的体系化、综合化设计,既要考虑学生二年级转段的‘双出路’,又要考虑学生自愿选择、学分认定、学籍互转等问题。我们在一年级既对标普高课程,同时也开设职业教育通识课程,并利用职教周、技能节等活动组织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改变观念,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

在先行探索的基础上,今年6月,福建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3所本科高校和10所中职学校开展试点。按照要求,报考“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的学生,通过中考招生进入试点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学习3年后,经转段考试合格,转入对口的试点本科院校学习4年。7年学习期间,由试点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合作建立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系统培养专业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本科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首批试点专业主要选择对应福建省“四大经济”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教育部的统筹安排下,福建省将持续推进高职院校建设,积极扩大职业本科专业设置规模,逐步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招生比重。

职教“出海”

续写“海丝”新的篇章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国际学院院长何振鹏有一本护照。护照上,一枚枚或红或蓝或黑的出入境签注,记载着他的“出海”足迹——7年,10多个国家,里程超20万公里。

成为“空中飞人”,何振鹏并不觉得疲惫,反而内心充满喜悦。在他看来,每一趟旅程都是有收获的——作为泉州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之一,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以侨为“桥”,推进“职教出海”,目前已在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建成13个“海丝学院”,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项目26个,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大批懂中文、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中资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海外华侨华人自发牵线搭桥、宣传推广,为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有力帮助,福建的职业教育也吸引了不少海外年轻人。”何振鹏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求学的外籍学生已突破160名,其中有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中国。

《十条措施》明确要求职业教育结合产业“走出去”的需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一批“海丝学院”等“中文+职业教育”品牌。一段时间以来,福建涌现出许多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一样积极“出海”的职业院校。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亮出了船政、交通两块“金字招牌”。该校与福州中洋船务有限公司合作,获巴拿马船旗国培训授权证书,成立了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巴拿马海事培训中心,已累计培训国际船员近千人。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主动对接服务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与园区企业共建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联合研发中心、打造中印尼产业合作研究中心,组织开展“语言+技能”培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中文+技术”的印尼员工。

近年来,福建省发挥侨乡优势,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等平台,实施职教“走出去”战略,目前已在黎明职业大学等13所高职院校认定了20个“海丝学院”,足迹遍布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15个国家。

以改革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业已成为八闽教育人的共识。

数字里的福建教育

1.53万所

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3万所,在校学生930.51万人,比2018年增加122.6万人;教职工72.02万人,比2018年增加11.5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17万人,比2018年增加9.04万人

1839.82亿元

202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1839.82亿元,比2018年增加585.02亿元,年均增长7.95%;财政性教育经费1470.08亿元,比2018年增长459.54亿元,年均增长7.78%。2023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20.73%

99.21%

省委、省政府持续将公办幼儿园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18年以来支持各地建设公办幼儿园1299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9.21%。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61.6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57%

99%以上

2019年以来全省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8.12万个,81.51%的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管理标准化,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比例达95.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

598所

全省现有高中598所,在校学生80.37万人,专任教师6.1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24%,达标高中在校生占比达90%,高考录取率保持在87%左右

40.9万人

全省现有中职学校167所,在校学生40.9万人,教职工2.3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万人;高职高专49所,在校学生53.01万人,教职工2.8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18万人

88所

全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88所(本科高校39所,其中民办16所;高职高专院校49所,其中民办20所),在校生113.99万人,教职工8.43万人,专任教师5.93万人

数据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记者 黄星

展开全文

文章标题:福建:以改革激活职教“一池春水”

本文地址: + 复制链接

热门推荐
重庆航空职业学校:空姐专业就业前景

不少条件比较好的女生在毕业后都想要选择航空专业学校读空姐专业。但是很多家长有比价担心,空姐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会不会不好。毕业了会不会找不到工作。对于这一问题, 重庆航空职业学校 的老师对空姐专业的就业前景做了如下的介绍。 空中乘务员(又称空

05-14 查看详情

重庆航空职业学校:航空物流专业是做什么的?

在 重庆航空职业学校 今年招生的过程中,收到很多同学咨询问:航空物流专业是干什么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内容都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我校的专业老师做了如下的回答。对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详细的看一下,深入的了解一下专业,也便于你们更加理性的选择专业

05-14 查看详情

重庆航空职业技术学校的宿舍条件好不好?

重庆航空职业技术学校 是一所办学资质正规的全日制职业院校,是很多毕业后想要报读建筑学专业的同学的首选学校,那么学校是宿舍条件怎么样呢?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的专业老师就学校的宿舍条件做了如下介绍,对学校这一方面信息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详细的看一下文

05-14 查看详情

贵州航空职业学校五年专科大专专业怎么样?

在 贵州航空职业学校 今年招生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同学咨询,问:学校的五年制大专专业好不好?学校的这一专业怎么样?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都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的专业招生老师就学校的五年制大专做了如下的详细介绍。 招生对象: 贵州省内应届中考生,

05-14 查看详情

重庆航空职业学校读航空专业前景怎么样?

对于很多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在毕业后选专业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会愿意去选择航空专业的,但是很多家长朋友则比较担心,这一专业的前景问题,在 重庆航空职业学校 今年招生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同学咨询,问:读航空专业的前景好不好?针对这一问题

05-14 查看详情

重庆航空学校需要读几年?毕业后拿什么文凭?

近段时间很对同学都在咨询,问: 重庆航空学校需要读几年?毕业后拿什么文凭? 对此,学校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学校针对初中生就读我校是分为两种教学层次的,一种是三年制中专、一种是2年预料+三年大专的,具体情况我们看文章中的详细解释。 重庆航空学校学制

05-14 查看详情

快速报名登记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院校

学历层次:大专 学校性质:公办

乐山育才职业学校

学历层次:中职 学校性质:公办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专」

学历层次:中职 学校性质:公办

收缩
快速登记报名
阅读并同意《本站用户协议
立即报名